龙年春节怎么过?逛古城、赏花灯、看民俗,是记忆中的年味体验。在中国人专属的重要节日里,有一群来自港澳台的青年留在内地(大陆),感受祖国山川美好,体味同胞热情和浓烈氛围。各式各样文化,碰撞与融合出独特年味。
就读于暨南大学的中国台湾学生郭颖(化名)祖籍河南,今年,她回河南过年。虽然河南和台湾过年习俗不一样,但年味是一样的。
在河南购置年货时,一般去超市买糖果、坚果、饼干、瓜子,在台湾有年货街。农历腊月会开始置办年货,甜粿、菜头粿、发粿、香肠、腊肉、开心果、瓜子、牛轧糖、茶叶、苹果、橘子等都是过年必备的食物。春联、金纸等也会在逛年货街时买齐。
“台湾美食多,不过河南也不少。”郭颖说:“等年二十四打扫完房子,就开始准备吃的了。”农历十二月二十五,郭颖的家里会磨豆腐,“在台湾的年二十五会‘吹粿’,在河南年二十五就是磨豆腐。”郭颖回忆,小时候调皮,常常去捏泡在水里的豆子,有些豆子一捏就碎了,妈妈就说:“豆子好了。”
除了磨豆腐,郭颖还特别喜欢蒸枣花、炸麻叶。“每年过年我最喜欢在家里做糕点了,在河南就是蒸枣花。”郭颖常常参与到蒸枣花的过程中,“老人帮忙和面,年轻人捏形状,一家子一起做糕点,特别有年味。”枣花蒸好后,会分给周围的邻居,“家家户户都分点,嘘寒问暖的,可促进感情了。”
炸麻叶是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特色传统小吃。“我特别喜欢吃炸麻叶,在河南过年就会炸,炸着看春晚的时候吃。”“我闻着可香了,刚炸出锅就伸手拿,烫我一激灵。”
郭颖家把中国台湾的“除夕围炉”带到了河南。“我家过年三十都是吃火锅的,其他的河南人好像更多是吃传统的年夜饭吧。”在台语中,“一家火”“一口灶”是用来形容一家人的,过年时一家人围着炉火,寓意着来年前途光明。今年,有不少觉得新奇的河南亲戚想加入郭颖家的“除夕围炉”中。“我们今年一家族一起过,不同菜式换着吃。”
采写:实习生甘晓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