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AI技术变革的速度是影响Robotaxi发展的决定性因素,2030年有可能会逐步进入规模化阶段。”
8月29日,在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第14期研讨会上,谈及Robotaxi商业运营的看法,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作出上述判断。
当前,从政策利好到应用落地,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大幕已经开启,各地也纷纷出台支持政策,以抢占无人驾驶产业高地。今年7月,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引发广泛讨论。
“最近十多年,人们的出行方式受技术影响非常深刻,现在出行也越来越便利,从2010年网约车开始,2012年出现滴滴,是网约车+出租模式,随后有P2P租车、分时租赁、顺风车,2015年有了共享单车、共享电单车,2017年有了聚合模式,2019年有了Robotaxi的出行方式。如今像网约车、顺风车、共享单车等业态已经比较成熟,有的模式还在摸索。”纪雪洪分析认为,整体来看,技术变革、商业模式及相关政策共同推动新业态发展。
他指出,自动驾驶这些年在汽车上有了非常多的应用。其中,特斯拉采用渐进式技术路线,已发展出四代平台,2016年出了高速领航辅助,2019年利用AI算力提升进行智能召唤,2023年随着AI算力大幅度提升,进行全场景智能驾驶,并开始不断测试。
“当前,自动驾驶车辆平均接管里程有所提升,但距离人类驾驶仍有不少距离。”纪雪洪援引数据指出,像Waymo、百度、小马智行等公司,从L4开始进行自动驾驶示范,其平均脱离里程MPI在不断的进步。技术进步在加快,主要是因为AI的出现,近几年智驾技术快速迭代,先后出现BEV、Transformer的算法,还有汽车厂做无图NUV上车,2023年大模型突然火出圈。“算力升级和发展,让我们感觉到无人驾驶越来越近。”他说。
国内Robotaxi正在逐步探索商业化,像萝卜快跑、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、AutoX、滴滴都在一些地方进行测试示范。
从商业角度来讲,纪雪洪表示,Robotaxi目前存在三类主要商业模式,一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主机厂主导模式;二是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主导模式;三是以滴滴为代表的出行平台主导模式。“未来Robotaxi商业模式还会有一些变革,从而对出行产生一些影响。”
“商业模式本质是能不能赚钱,再好模式不赚钱也不行。”纪雪洪坦言,目前Robotaxi是投入为主,还没法快速盈利,但长期看其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。
从政策上来看,国内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其发展,各个地方也在加紧开展Robotaxi的落地政策。“虽然会面临一定的失业压力,但从科技进步角度来讲,大的方向还是会增加推进的脚步,国家政策不会停,它对于车和其他人工智能的发展都会有带动作用。”纪雪洪说。
“整体从三个方面来判断,人工智能技术变革速度是Robotaxi发展的决定性因素,它可以大大降低出行成本,创新商业模式有可能给出行行业带来改变。”纪雪洪预测认为,2030年Robotaxi有可能会逐步进入规模化阶段。“当然不是一夜之间,因为还会有法律问题、产能问题和消费者接受的问题。”
出品: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
采写:南都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